名词解释: 1.《蚀》的三部曲; 2.国统区文学; 3.《山乡巨变》; 4.《妻妾成群》。
1,【蚀三部曲】是 茅盾的三部系列中篇小说: 《幻灭》、 《动摇》、 《追求》。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2,国统区文学: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域的文学,具有鲜明的阶段爱。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失守,基调为昂扬激奋的英雄主义,文协成立,文学活动以“救亡”为中心,强调宣传爱;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开始凝重反思,如老舍《四世同堂》,路翎《财主底女儿们》;解放战争后则开始对黑暗的诅咒与对腐朽的现实政治的否定,以及知识分子在新旧交替之际的反思,强调喜剧爱讽刺,如钱锺书《围城》。同时,后期国统区文学也有对解放区文学和外国文学有所借鉴。
3,《山乡巨变》作者周立波,《暴风骤雨》的续篇。它由正、续篇组成,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剖析了农民在历史巨变中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和理想追求,从而说明农业合作化是中国农村的第二次暴风骤雨。
4,《妻妾成群》是作家苏童创作的一部短片小说集,该书中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四个女人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互相争宠,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
茅盾的“蚀三部曲”是什么?
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茅盾的“蚀的三部曲”
《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追求》,是茅盾的处女作。"茅盾"的笔名就是这时开始用的,从这个笔名我们就可以窥视出茅盾当时的心境,即矛盾的心态。
《蚀》展现的是从1926年到1928年大革命期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状况,小说以广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迅速、真实地反映了刚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着的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心理。。
在《蚀》三部曲中,茅盾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验为基础,真实地表现了一些投身大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展示了现代青年在革命浪潮中所经历的三个时期:革命前夕的高昂兴奋与革命到来之时的幻灭;革命激烈与挫折时期的动摇;幻灭与动摇之后的新的追求等。与当时苦闷与悲哀的心态有关,这部作品中,茅盾更多描写的是革命运动中消极荫暗的一面,充满着痛苦的呻吟和绝望的呼号。所以在三部曲的第一部《幻灭》发表之后,茅盾曾经遭到革命文艺界的严厉批评,在之后的两部作品中茅盾曾经尽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计划在《追求》中他表现一群知识分子重新燃起希望,继续投身革命追求的过程,没想到写到后来,书中那些勇于追求的人物还是失败了。从以上的构思过程和既成文本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作为一名长期献身政治的革命战士,寂然回归于文学之后的迷惘和无奈。
《蚀》(茅盾)三部曲简要的介绍
《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爱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颤潮中的武汉。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汉。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灭的悲哀”。章静抱着这种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寻求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安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灭,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和命运。
《动摇》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作为革命联盟的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他知道混入革命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当革命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决定离开革命。胡国光是一个“积年的老狐狸”,他利用种种卑污手段混进革命阵营,用伪装的革命面具掩盖自己的投机破坏行为。关于革命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锐果断、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当革命危机已经显露的时候,李克以特派员的身分来到这个县城,是他指出了这个县过去工作的病根,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说服那些被胡国光所欺蒙和煽动了的群众,是他当革命遭受了失败,把革命的武装力量转移到南乡去准备继续战斗。正是由于这些斗争生活的反映,由于李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动摇》成为三部曲中低沉气氛最少的一部。
《蚀》的第三部《追求》,如茅盾在《读〈倪焕之〉》中所说,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颤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